请联系Telegram电报飞机号:@hg4123
中超外援上场限制+*+中超外援上场限制多少人_足球 飞_足球GTCC

中超外援上场限制+*+中超外援上场限制多少人

2025-02-06 4:43:13 足球 飞 姓木兰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中超外援上场限制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中超外援上场限制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2021中超外援上场政策?

2021年中超新赛季外援上场政策为“注6报5上4”。

此前由于外国人入境的政策没有打开,多队外援无法回归,中国足协考虑过每场出场2人或3人,同时替补席坐1人候补。但随着政策的放宽,多队外援的回归,新赛季的外援政策将恢复为“注6报5上4”,即每队注册6名外援,每场比赛报名5人,场上4人、替补1人。  

此外,因中国足协采纳国际足联今年12月31日前每场每队可使用5个换人名额的新规,新赛季中超每场比赛双方的报名名单可能从18人增至23人。

中超外援规则2021?

中国足协在今天召开的投资人会议上公布了2020赛季各级联赛的政策调整。受到关注的中超政策为外援全年可累计注册7人,报名5人、上场4人;国内球员顶薪为1000万元,新签外援工资税后不超过300万欧元;2021赛季前,各俱乐部需完成“名称中性化”,未通过的球队将无法参赛。

与往年“注4上3”的外援政策相比,中超新政对外援人数的政策更为开放,为全年可累计7人,注册6人,报名5人,上场4人。中甲联赛的规定为全年累计4人、注册4人,报名3人,上场2人。

涉及球员薪酬的“工资帽”有了更大变化:中超球员新签合同税前不含奖金、顶薪不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,入选国家队的球员上浮20%;U21球员合同税前年薪不超过30万元人民币,但若该球员达到出场标准则不受这一规定限制。与此同时,U21球员转会政策将完全放开,不再受5+3政策限制,即足协不再对U21球员转入予以名额限制。国内球员2019年11月20日之后签订的合同为新合同。

外援方面,2020年1月1日之后签订新合同的外援工资不超过税后300万欧元。不论是内外援,现有球员合同不会作废。

2023中超可以引进几名外援?

可以引进五名外援。其中有六家俱乐部引进五名外援。

1-上海海港队:奥斯卡、保利尼奥、伊萨•卡隆、巴尔加斯、马库斯·平科【5外援】

2-武汉三镇队:斯坦丘、华莱士、埃德米尔森、戴维森、雅库布;【5外援】

3-山东泰山队:莫伊塞斯、克雷桑、费莱尼、贾德森、孙准浩【5外援】

4-北京国安队:德·索萨、阿代米、恩加德久、阿德本罗、姜祥佑【5外援】

5-上海申花队:巴索戈、马莱莱、阿马杜、晏新力、若昂·特谢拉【5外援】

6-浙江队:穆谢奎、埃弗拉、弗兰克、卢卡斯、埃沃洛【5外援】

2019年中超下半赛季,外援上场政策是怎么规定的?合理吗?

下半程实行的是“四外援”政策,也就是说在一场比赛里面可以出现4名外援登场比赛,比起此前的“三外援”政策,无疑是放松了不少,但还是有一定的限制,4名外援可以同时进入比赛大名单,但在场的最多只有3名。此外,u23政策也相对更改,此前的u23政策已经正式更改为:登场的u23球员最少1个,同时必须始终在场上。

中超外援上场限制+*+中超外援上场限制多少人

这也很大程度让中超联赛变得更加激烈,一来放宽了外援政策,可以让拥有四名外援的俱乐部获得更大的好处,其次u23球员也不再是上半程那样出现“秒换”的情况,虽然上场的名额缩减,但上场时间得到很大的保障,对于u23球员来说同样是有很大益处的,至于如何竞争这个登场的名额,让他们自行努力。如果在一场常规比赛里面,首发名单上是三名外援的话,那么剩下的第四名外援则可以以替补球员的身份登场,但限制了“始终只能有三名外援在场上”,所以即使这名“替补身份”的外援要登场,也只能替换场上的“首发外援”。这对于一些面临多线作战的球队来说无疑起到了很大帮助,让外援不需要打满全场,能得到一定时间的休息。当然,外援的登场机会多了,也意味着本土球员的机会变相减少,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好事情,按照目前中国足球的发展,未来的竞争只会越来越大,本土球员想要在未来继续立足中超,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,而且归化球员的出现,也会进一步威胁到他们的位置。

中超限制外援到底有什么用?

首先限制外援数量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,想让更多的中国球员得到出场机会,而且即便到了亚冠赛场也会有外援的限制。但中国足球和日韩等国家还没法比,人家是优秀的球员都在国外踢球,国内有很多新人在练级,我们最优秀的都在国内,出不去,导致球员的身价和工资需高,因为本身优秀的就不多,矬子里面拔将军嘛。年轻人靠政策活着,年龄一过就有很多牺牲品。但是如果反方向思考一下,假如我们不限制外援数量,会直接影响到国内球员的工资,让他们跟外援竞争上岗,最起码不会像现在这么养尊处优,感到危机感,凭本事挣钱,也许会激发出很多球员的斗志,更能提高很多人的足球水平。


一个国家的足球水平是靠高水平联赛支撑的,只有高强度高质量的联赛,才能造就更多的人才,单靠限制外援人数,是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球员的。职业联赛需要先进的政策,职业化的俱乐部,良好的比赛环境,公平的竞争机制,健康发展的青训计划等等,而这些我们都非常欠缺的。这一切的根本源于管理层的问题,足协的无数脑残政策,从根本上搞乱了联赛,对比赛公平公正没有严格的措施,对俱乐部的健康发展没有好的政策和措施,导致俱乐部不能正常成长,就更不用说青训系统了。因此限制外援和本土球员的发展没有任何关系,错误的政策、金元足球和恶性竞争才是中国足球发展的顽疾。

首先我要说限制外援并非中国足协专利,欧美联赛大多数也是有的,例如西甲,每个队最多可注册3名非欧盟成员国的球员,最多可同时出场3名非欧盟球员;再比如德甲,每个俱乐部有4个外援名额,但每场比赛最多只能上场3人,此外还强制要求每个俱乐部一线队至少有12名本土球员......当然英超是个例外,英超虽然没有外援(非欧盟成员)限制,但需要劳工证。

其次,中国足协限制外援的出发点绝对没错,必须让本土球员在赛场上有足够的数量,有充足的比赛锻炼机会和时间,这种想法也和西甲德甲意甲等如出一辙。不妨回顾一下中超限制外援的发展史:

2004赛季中超元年,每个俱乐部只能引进3名外援,比赛中可以同时上场2个人;

2006赛季放宽规定,每个俱乐部可以同时注册4名外援,比赛中可以同时上场3个人;

2009赛季为了配合亚足联和亚冠接轨,中超在引援上制定了4+1政策,即每支中超俱乐部最多可以同时注册5名外援,其中至少1名为亚足联会员国的球员。比赛中可同时上场4名外援,其中至少1名为亚足联会员国的球员;

2012赛季,中国足协通过广州恒大建议,参加亚冠球队可拥有7个外援名额轮换特权;

2013赛季,由于中超其他俱乐部反对,足协取消7个外援名额,所有俱乐部都是4+1名额,此外守门员不能使用外籍球员,包括港澳台籍球员......

时至今日,外援政策也仍在运动变化之中,没有一个固定说法。

外援数量究竟多少才是合理的呢?这个不好说,外援越多,观赏性就越强,门票卖的也越好,可从本土发展大局来看明显不科学,本土球员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将进一步被压榨,如果本土球员不能成长进步,那势必与足协方针大略背道而驰,所以外援的数量是必须要有控制的。

本人以为外援数量不宜过多也不可天少,合理的外援比例不仅有助于联赛质量提升,也有助于本土球员与高手交流接触获得成长和进步,目前来看中超联赛的外援不算多,比例在合理范围之内,这其实不是问题的关键,关键是中国足球的青少年培养一直没有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轨道,说到这里已经把话题扯远了,总而言之,限制外援和引进外援就像硬币的两面,都是为了本土球员的成长与发展。

感谢邀请,第一次如果回答不好,请给予批评指导,谢谢

06年李金羽之后,直到2018武磊,在这期间外援打天下,本土射手的没落,外援挤压着本土前峰的生存空间,比如山东鲁能,成源预备队进球如麻,联赛打不了主力,谁也不可能在有限的上场时间拿出最佳状态,最佳状态也不一定进球,竞技场中上追求成绩,哪个主教练也不会给太多机会,说到底还是足协政策的问题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超外援上场限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中超外援上场限制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